學完了行銷活動,還是不會選擇?(Ⅰ)—「行銷漏斗」策略

接下來三個星期,跟你分享三種廣告策略的模式!

常常有學員詢問:「老師,我這則貼文適合用觸及人數?還是貼文互動?」

這問題真的沒有標準答案,需要由你自己針對產品的狀態來評估!這就涉及了廣告行銷的策略思維,課程中著重的是工具運用,策略面的部分,大家要多花點心思去多看看眾多行銷專家的文章和案例~

Cindy琪琪老師的最新50堂線上影音課程,超過4,900人訂購加入!

2021最新版即將於 6/30更新,現在享優惠訂購:https://www.dada-master.com/event/fbad

今天就要來給你一點思考依據!到底該怎麼選擇行銷活動呢?

① 品牌的知名度(Brand Awareness)

您的品牌經營多久?在社群上是否有被熱烈討論過?在社群上是否有固定高頻率更新內容(至少每天1則)?

② 明確的產品與服務(Specific Product)

想打廣告的產品或服務是否已經成型?是否已經被消費市場認可成功過?是否能客觀地掌握產品的優勢和劣勢?

③ 潛在消費族群(Potential Consumer)

針對這項要打廣告的產品,您是否有明確的舊客戶名單?您是否清楚明確知道潛在消費者是誰?在哪裡?有多少?(而且!是可以用廣告投放工具找到的人)

何時可以選擇「曝光」類型的行銷活動?

① 品牌的知名度(Brand Awareness)當品牌和粉絲專頁都不具有知名度和話題性。② 明確的產品與服務(Specific Product)當新產品上市、新服務上線時,還不確定產品是否滿足市場需求。③ 潛在消費族群(Potential Consumer)當第一次對外銷售、過去的消費族群無法再運用時。或許是產品類型差異太大,所以舊客戶不會買單;或是回購客群還不夠多、回購期間較長(例如3C用品買一次後短時間內不會再買);短期內必須擴張更多新客戶來因應業績狀況。

評估看看,您這次要投放廣告的品牌和產品,有沒有符合上述的特徵?

何時可以選擇「互動」類型的行銷活動?

① 品牌的知名度(Brand Awareness)當品牌和粉絲專頁有一定的追蹤人數(約超過1,000人),經營時間超過3個月以上。② 明確的產品與服務(Specific Product)當新產品上市、新服務上線時,還不確定產品是否滿足市場需求,而且希望獲得社群粉絲的反饋意見。③ 潛在消費族群(Potential Consumer)大致上有潛在消費族群的想像(例如地區、年齡、性別、興趣、職業等),但不確定是不是正確的。

評估看看,您這次要投放廣告的品牌和產品,有沒有符合上述的特徵?

何時可以選擇「轉換」類型的行銷活動?

① 品牌的知名度(Brand Awareness)當品牌和粉絲專頁有一定的追蹤人數(約超過1,000人),經營時間超過3個月以上。② 明確的產品與服務(Specific Product)當同類型產品或服務已經有經過市場上的成功經驗,且大家對於這項產品服務有高度的理解和認知(至少不是很新奇或需要花時間研究理解的)。③ 潛在消費族群(Potential Consumer)當已經有潛在消費族群的名單(例如:從意見調查中搜集而來);可能回購的舊客戶名單;具備很明確的興趣與喜好的族群(可以透過廣告投放工具找出來)。

評估看看,您這次要投放廣告的品牌和產品,有沒有符合上述的特徵?

好了,可能您已經可以稍微判斷出,目前的策略應該選擇哪一種行銷活動,但是,是不是一輩子都只能用這種行銷活動呢?

當然不是!

廣告投放是需要循序漸進的,就像是在跟粉絲交朋友,如果最終,我們希望與客戶成交,就相當於,要跟朋友從陌生到認識,再互相喜歡到最後結婚的過程。想成交需要耐心和一步一步的鋪成。

沒有投下去就成交的廣告!

(謹記這一點,除非您的品牌力和產品力和行銷力真的超強!)

所以我們在討論廣告策略時,經常會運用倒三角形的「漏斗模式」,這就是經典的「行銷漏斗」(如下圖)。

我們會將這個漏斗分為三層,如同上面所說,您的品牌、產品和受眾的關係階段,決定了要怎麼安排廣告投放的策略。

每個產品在行銷的初期,也就是漏斗的最上層,受眾對於產品的認知程度不高,或是對於品牌的認識很少,在這種時候我們傾向以廣泛代替精準,先吸引受眾關注到產品資訊,作為行銷的第一步。

所以,在Facebook廣告的策略來說,建議用「曝光」類型的行銷活動,選定比較廣泛的受眾族群,擴大受眾規模、獲取更多潛在顧客的目光。

而到了中層的時候,我們藉由上層的廣告曝光和觸及人數,讓您想接觸的受眾,對產品有了基礎的認識,再進一步引導這群受眾與我們互動和交流!

想想看,在「知道」這項產品,到真正「購買」之前,消費者一定會用各種方式來了解你,可能是打電話詢問、到門市逛逛、看看DM資料或是問問親朋好友的意見,所以中層階段就是這個意義,就是把場景搬到線上社群上面來,我們可以透過廣告的方式,引導受眾到網站瀏覽、填寫表單領取試用品、觀看說明影片、邀請私訊洽詢、或是留言與其他粉絲互相討論。

在Facebook廣告的策略來說,建議用「互動」類型的行銷活動,而且從「知道你是誰」到「表達有興趣」,這樣的受眾規模就比上層減少許多了,也可以更明確知道哪些人可能是我們的顧客。

最後,經過初步認識和表達興趣的過程,我們來到最下層,這裡就是要把中層有興趣的受眾提煉出來,進一步完成結帳和收單。

所以在廣告的策略來說,會使用「轉換」類型的行銷活動,採取「自訂廣告受眾」(課程中都有詳細說明)的方式篩選出最鐵的忠誠粉絲,這些粉絲是透過上層和中層的洗禮,保證是認識我們又對我們有興趣,因此「轉換率」會大幅提高。

在曝光、互動和轉換三種策略中,若以一個受眾為單位,曝光一次的成本是最便宜的,其次是互動,最貴的是轉換,因為轉換可能是購買或是留下名單,它的價值最高,所以需要的成本也越高,用漏斗模式的優勢就是可以長期穩定地培養受眾群,用低的單位成本教育大眾,用高的單位成本完成精準收單。

若您計畫要使用漏斗模式來進行廣告投放策略,以下預算、期程和成效評估提供您參考:

比例與成效僅供參考,廣告投放成效有好有壞,請依據實務狀況靈活調整!

您學會了嗎?下一週再與您分享第二種廣告投放策略,別忘記每週上線聽課喔!

× 讓我知道你的學習心得 ×到目前為止學習很有收穫,請給我11-20個Claps看完想要實際應用行銷漏斗模式,請給我21-30個Claps期待下週第二種策略,請給我31-50個Claps

--

--

Yi Chi Huang / 黃翊琪

豐富的社群廣告策略經驗,專業於知識,用戶運營,數據分析等新媒體領域,經手近30檔數位內容產品,皆為百萬級等級的爆款商品。曾在台灣大大學院(dada-master.com)擔任產品營運經理、廣告行銷顧問。🔹獨家線上課程限時優惠中:https://www.dada-master.com/event/fbad